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内容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3-03

 
408363
刑事案件也就是对于相应的刑事行为所进行判断的一种审查方式,一审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那么,这个过程应当如何进行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法院管辖一审案件的范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对以下案件进行一审审理:

1. 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等。

二、法院决定开庭审理的条件

在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法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决定开庭审理:

1. 起诉书中必须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以及侦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复印件;

2. 在开庭十日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如果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法院应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

3. 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4. 在开庭三日以前,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并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传票和通知书;

5. 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三、不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

法院对以下刑事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

1. 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

2.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3. 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四、被告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被告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

1. 申请回避权,即对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关系密切、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情况,可以申请回避;

2. 辩护权;

3. 提出证人、证据的权利;

4. 最后陈述权;

5. 请求抗诉权;

6. 上诉权。

被告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应承担以下义务:

1. 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2. 遵守诉讼秩序;

3. 如实陈述;

4. 如实举证;

5. 依法履行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或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书。

五、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时期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六、法庭审判案件的阶段

法庭审判案件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开庭;

2. 法庭调查;

3. 法庭辩论;

4. 被告人最后陈述;

5. 评议和宣判。

法院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在5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定期宣判的,应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

七、一审刑事案件审限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最长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如需延长审理期限,需要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一个月。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的简易程序与不公开审理的区别
  2. 刑事案件移交法院多长时间开庭
  3. 第三类自诉案件适不适用用调解程序
  4. 我国刑事诉讼办案程序有哪些
  5. 打架是否属于刑事案件,需进行开庭审理?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2.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4. 简易程序的意义和价值
  5.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法院发出支付令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