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2
债务人放弃抗辩权只对自己有效,其效力并不能及于保证人,而保证人仍可以单独主张债务人对于债权人的抗辩权。
根据抗辩权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独立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债权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债权请求权时,有对请求权予以抗辩的权利。从属抗辩权则是指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必须有请求对待给付的债权,此抗辩权只是从属于自己的债权而存在,本质上起担保作用,因而此债权一旦消灭,则其抗辩权也随即消灭。
根据抗辩权的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永久抗辩权又叫消灭抗辩权、毁灭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的效力。一时抗辩权,又叫延缓抗辩权、延期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暂时地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效力。
根据抗辩权是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生,可以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法定抗辩权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而约定抗辩权则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契约自由原则而约定的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在独立抗辩权中,时效完成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是两种常见类型。时效完成抗辩权是指当一方当事人在另一方行使债权请求权时,可以以时效已经完成为理由拒绝对方的请求。先诉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可以在主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之前,行使抗辩权拒绝主债权人的请求。
在从属抗辩权中,同时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是两种常见类型。同时抗辩权是指债务人在其自身债权存在的前提下,可以以对方债权的抗辩权为理由拒绝对方的请求。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一方当事人因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显著减少而难以履行给付义务时,可以以此为理由暂时拒绝对方的请求。
根据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可以约定抗辩权。只要当事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基于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抗辩权。这意味着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特定情况下的抗辩权,以保护自身权益。
总之,担保合同中债务人放弃抗辩权的有效性仅适用于债务人本身,保证人仍然可以主张债务人的抗辩权。抗辩权根据其从属关系、行使效力和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而产生的方式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抗辩权在特定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效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约定抗辩权,以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