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6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所租住的房屋被拆迁,租客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搬迁。然而,租客应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搬迁后与拆迁人和房东协商相关的补偿事宜。
如果承租的房屋因拆迁导致不能正常使用,出租人应对承租人的装修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偿,或要求拆迁人支付搬家补助费等损失。
房东应告知承租人房屋可能被拆迁的信息。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拆迁范围内的房屋不得进行租赁。由于该条规定属于行政法规,签订的租赁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合同。因此,房东不仅要告知承租人房屋可能被拆迁的信息,还应避免在明确拆迁范围后进行出租,以免承担相应责任。同时,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应主动调查该区域的拆迁情况,以避免经济损害。
1. 解除租赁协议并获得补偿:在公房承租中,如果承租人与房屋产权人达成协议解除租赁合同,或者被拆迁人对承租人进行安置,拆迁人将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而不再对承租人进行补偿。
2. 重新订立租赁合同:在产权置换的情况下,被拆迁人与承租人可以重新订立租赁合同。如果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拆迁人应对被拆迁人进行房屋产权调换,并与原承租人重新订立租赁合同。如果没有进行产权置换,承租人可以要求支付搬迁补助费和停产停业损失等相关费用。
搬迁补助费根据建筑面积或合同规定进行计算,包括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以及无法恢复使用设备的重置价结合成新结算的费用。停产停业损失费用针对经营性用房,按建筑面积给予一次性综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