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根据我国《民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被视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被称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我国《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而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我国刑法典第17条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首先,不满14周岁的人被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没有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对他们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必要时可以依法责令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管教,或者政府可以对接近14周岁的人进行收容教养。
其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被视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为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达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最后,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由于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知识,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长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般已能够根据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因此,我国刑法认定已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负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