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6
对到期债权的诉讼保全,是指法院在案件审理、执行中,根据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已到期的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采取强制性措施,裁定第三人不得对本案债务人清偿。这种保全措施涉及到本案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的权益,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第三人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了对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对于已经诉讼保全的到期债权,该规定并未明确是否包括在内,但也没有将其排除在外。
因此,法院对到期债权的执行都应按照上述规定的程序进行,并给予第三人15天的异议期。如果第三人对法院的《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提出异议,法院不得进行审查,对到期债权的执行应予以中止。
这是因为第三人对于到期债权没有诉权,如果法院继续执行可能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法院需要立即解除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查封,因为这样做可能会使被执行人与第三人串通起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如果第三人在执行程序中提出异议,法院不得审理。如果法院立即解除对到期债权的查封,第三人就可以转移财产,这样法院对到期债权的保全就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保全作用,也会浪费司法资源。
然而,申请执行人并不必束手无策,法院可以建议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代位向法院提起诉讼,对诉讼保全的到期债权进行确权,然后对确认的债权进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