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销赃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应当按照该罪的法定刑来确定刑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的金额是按市场价值进行鉴定,鉴定出的价值即是涉嫌犯罪的金额。实际销赃价值一般会低于市场价值。对于销赃金额为1万元的情况,不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况,法定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要结合实际案情,有无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等。
1、在国外犯罪已在国外受过刑法处罚的(第10条);
2、有重立功表现的(第68条);
3、正当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的(第20条第2款);
4、紧急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的(第21条第2款);
5、中止犯(第24条第2款);
6、胁从犯(第28条);
7、犯罪后自首又有重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2款)。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第17条第3款);
2、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第18条第3款);
3、未遂犯(第23条第2款);
4、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教唆犯(第29条第2款);
5、有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1款)。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第19条);
2、预备犯(第22条第2款);
3、从犯(第27条第2款);
4、自首(第67条第1款)。
自首且犯罪较轻的(第67条第1款)。
1、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第29条第1款);
2、累犯(第65条第1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