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8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工程承包合同无效时,发包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因为合同是由发包人提出并签署的,因此发包人应对合同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当工程承包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应本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自行协商解决。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无需第三方介入,既能及时解决纠纷,又有利于双方当事人的团结,维护长期建立起来的协作关系。因此,在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应优先选择协商作为解决纠纷的途径。
在协商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双方达成的协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得损害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协商必须体现自愿原则,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地位上自行协商,不得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否则,即使达成协议,该协议也将无效。
当事人可以请协议约定的单位或人员居中进行调解。这种调解与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方式不同。当事人在第三人调解下达成的调解协议书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效力,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不能直接以该调解书为依据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工程承包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愿意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功时,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仲裁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仲裁条款是双方在订立合同时表示愿意将可能发生的争议交由仲裁机构解决的一项专门条款。仲裁协议是与主合同相对独立的协议,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无论是订有仲裁条款还是事后达成仲裁协议,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从而排除诉讼。
当工程承包合同发生纠纷后,当事人经过自行协商、调解未果,并且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事后也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工程承包合同由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将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仲裁和诉讼这两种途径,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无论是选择仲裁还是选择诉讼,根据法律效力的角度来看,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和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具有相同的效力。一旦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生效,当事人必须执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这一点来看,选择仲裁和选择诉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