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处理方式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有些人失业在家,欲经营一个小商铺,缺乏资金。向农-行申请贷款,农-行要求他提供担保,他因既无固定收入,又无像样家产,就向银行提出用家里承包的三亩耕地作抵押。那么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应该如何处理?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国有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权利的主体可以是公民或集体,而权利的客体则是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权利的具体内容由合同约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效力问题
根据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的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作为抵押物。《担保法》第37条第(二)项和《物权法》第184条第(二)项都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这是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以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的承包方式,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和福利功能,旨在保障社员的基本生活条件。如果将这种权利作为抵押物,一旦抵押权实现,抵押人可能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不得以此作为抵押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如果当事人将农作物和尚未分离的土地使用权同时作为抵押物,其中土地使用权部分的抵押将被视为无效。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例外情况
然而,根据《担保法》第34条第一款第五项、《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9条和《物权法》第180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发包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抵押物。因此,如果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应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来取得该权利。这样做既可以确保抵押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也可以保护抵押人的基本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