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保证人的先履行抗辩权及其适用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法律知识

连带责任保证人的先履行抗辩权及其适用条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4

 
401394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

1. 先履行抗辩权的要件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包括以下要件:

(1) 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2) 两个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无论该顺序是当事人约定的还是法律直接规定的;

(3)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符合债务的本旨。

2. 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是否需要明示应当区分:

(1) 在先履行一方未构成违约时,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需要明示;

(2) 在先履行一方已构成违约并请求后履行一方履行时,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需要明示;

(3) 在先履行一方构成不能履行、拒绝履行、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但未请求后履行一方履行时,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需要明示。

3. 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

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 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产生后,后履行一方可一时中止履行自己债务,对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请求;

(2) 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补救措施、变违约为适当履行的情况下,先履行抗辩权消失,后履行一方须履行其债务;

(3) 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影响后履行一方主张违约责任。

难点辨析

第一,先履行义务方的义务和权利问题

作为先履行义务方的先履行抗辩权人,其享有以下权利:

(1) 中止履行的权利,但如果对方提供了担保,则该中止履行的权利消失;

(2) 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的权利;

(3) 给予对方宽限期的权利;

(4) 如果对方不提供担保,或者在宽限期内未改善不安情形,则享有解除权。

其义务包括:

(1) 证明的义务。如果先履行义务方无法证明对方存在不安情形的理由,其拒绝履行将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2) 通知义务。如果先履行义务方未通知对方,并因此造成对方损失的扩大,先履行义务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抗辩权与合同解除权、违约责任请求权的适用问题

在先履行抗辩权中,如果先履行义务方未履行给付义务,或者其履行的义务不符合要求,后履行义务方享有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如果先履行义务方的行为构成违约,后履行义务方享有违约责任请求权。如果先履行义务方的行为构成根本违约,后履行义务方又享有合同解除权。针对这三种权利的行使,应从它们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分析,不能相互代替。先履行抗辩权属于抗辩权,其功能在于避免先履行义务方进一步扩大损失;违约责任请求权属于请求权,其功能在于弥补先履行义务方已经造成的损失;合同解除权属于形成权,其功能在于终结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因此,这三种权利的性质和功能不同,不能相互代替,不存在只能选择适用的问题。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保证人追偿权民事案由的定义
  2. 代位权的债权归属和行使条件
  3.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4. 抗辩权的定义
  5. 一、主债务人进入破产抵押人的追偿权
  6. 行使代位权的诉讼费用谁来承担
  7. 成立债权人代位权的条件有哪些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