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与拘役的关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拘役法律知识

取保候审与拘役的关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400663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人民法院判处有罪后,如果在判刑前被羁押的,羁押期是可以折抵刑期的,一般是羁押一日折抵一日刑期,那么取保候审期能不能抵拘役刑期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并不属于刑事羁押措施,因此无法抵押刑期。只有刑事拘留、逮捕和监视居住等措施才能用于抵押刑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前已经进行了羁押,那么每一天的羁押时间可以抵押一天的刑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1. 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
  4. 羁押期限已满,案件尚未结案,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拘役的适用对象

拘役一般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微的犯罪。根据中国刑法分则的规定,渎职罪是适用拘役最多的犯罪,其次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而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性质最严重的,适用拘役的比例最低。

拘役更多地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在中国刑法分则中,除了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在中国刑法分则中,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的规定。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既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此外,在规定有管制刑的条文中,也大多规定有拘役。拘役介于管制和徒刑之间。因此,拘役除了上述两种用法外,还适用于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此外,在以短期徒刑为最低法定刑的犯罪中,如果具体犯罪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也可以判处拘役。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2.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和问题
  3. 拘役的特征及区别
  4.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5. 哪些犯罪行为可能被判没收财产
  6. 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
  7.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