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出资人和名义股东纠纷解决方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股东大会法律知识

隐名出资人和名义股东纠纷解决方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4

 
396757
隐名股东对于一般的股东是不一样的,隐名的股东并不直接出现在公司的股东登记簿上,而是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那么,隐名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发生纠纷怎么解决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情简介

2010年5月份,李某与王某、赵某商议成立一家家具公司,但由于个人原因,李某不希望以自己的名义登记为公司股东。在考虑后,李某找到战友蔡某,希望蔡某以名义股东的身份加入家具公司,蔡某表示同意。随后,李某与蔡某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李某出资30万元与王某、赵某共同成立公司,蔡某作为名义股东登记,而李某则是公司的实际股东,享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蔡某则没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协议签订后,李某将30万元存入蔡某的账户,蔡某随后将这笔资金存入公司账户。由于公司运营良好,2011年5月份,公司向蔡某支付了股东分红款23850元。然而,李某认为自己才是公司的股东,要求蔡某支付分红款,但蔡某认为协议无效,认为李某没有权利要求分红款。经过多次协商未果,李某将蔡某和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分红款23850元。请问法院是否会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

法律解读

根据律师的观点,本案的核心问题是协议的有效性以及李某的身份界定。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出于某些原因,出资人有时会以他人的名义设立公司或以他人的名义进行出资。一般来说,出资人被称为隐名出资人,而在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资料上记录的股东被称为名义股东。对于隐名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以及隐名出资人是否是公司股东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五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律师分析认为,在隐名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发生纠纷时,应遵循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原则。只要双方达成的协议真实表达意思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协议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根据本案中蔡某和李某签订的协议是真实表达意思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该协议是合法有效的。李某通过蔡某履行了出资义务,因此李某是公司的隐名出资人。根据协议约定,李某有权要求蔡某支付股东分红款。然而,实际出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公司股东,因此李某要求公司支付分红款是没有依据的。因此,李某可以要求蔡某支付分红款23850元,但无权要求公司支付该分红款。
延伸阅读
  1.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
  2.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
  3. 缺少证据的工程款纠纷如何维权
  4. 一、工程交付的证明方法
  5. 宅基地土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法

公司组织结构热门知识

  1. 监事会行使的职权
  2. 公司法中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
  3. 一、《民法总则》对“捐助法人”是如何规定的
  4. 个体户自己刻章是否合法
  5. 董事监事等对企业的法定义务有哪些
  6. 公司未召开会议作出决定申请不成立是否支持
  7. 监事的权责、产生办法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隐名(股东)投资协议(书)范本
  2. 出资转让协议书范本
  3. 合伙份额转让协议书范本
  4.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