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5
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和管辖机关的不同,司法鉴定可以在以下机构进行委托:
对于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办案单位可以委托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对于涉及民事诉讼的案件,最好由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为了办理低保事项,应当由当地民政局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从事委托请求事项的司法鉴定。非诉讼案件鉴定的受托从其行业规定。
(1)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 在诉讼案件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以下决定:
(1) 对于符合受理条件且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 对于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
(3)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4) 对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当指派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鉴定工作。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司法鉴定机构不受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
1. 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2. 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
3. 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
4. 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
5. 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
6. 不符合相关规定。
7.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
当司法鉴定机构不受理委托时,会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并退还其提供的鉴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