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申请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自愿性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认证法律知识

企业申请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自愿性质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0

 
392778
不管是我国还是国际上,对产品质量认证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这关系到人身安全与健康。那么,企业申请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是自愿的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企业申请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是一项自愿性的行为。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企业可以提升市场信誉度,增强竞争力。然而,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应强迫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规定的认证行为,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根据该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已经授予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认证时所采用的标准,但仍使用认证标志进行出厂销售,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责令停止销售,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二倍以下罚款。

如果产品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却使用认证标志进行出厂销售,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责令停止销售,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三倍以下罚款。此外,对该违法单位负责人还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转让认证标志,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处以违法所得的三倍以下罚款,并对该违法单位负责人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该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颁发认证证书的认证委员会将撤销认证证书:

  1. 认证产品的质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该产品的企业的质量体系无法满足认证时的条件,给用户或消费者造成损害;
  2. 经过监督检查,发现获得认证的产品不合格,属于生产企业的责任。

另外,《产品质量法》第五条还明确禁止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和其他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以及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和厂址。此外,禁止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延伸阅读
  1. 产品质量认证与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2. 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术语解析
  3.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4.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规定及认证机构职责
  5. 国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体制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买车时经销商不履行承诺
  2. 商标认证的定义和类型
  3. 电话销售三无保健品的法律处罚
  4. 生产者应当使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哪些要求
  5. 利用委托加工合同制售冒牌商品的特征
  6. 买受人对标的物异议的处理方式
  7.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