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认证的法律术语解析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4
随着国内企业管理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中,为了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化接轨,ISO9000系列标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ISO9000系列标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ISO9000系列标准体系认证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可以争取重大设备制造或工程建设投标,争取签订订货合同,提高质量信誉,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使产品更好地打进国际市场,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一、认证申请
企业向认证检查机构提出质量体系认证申请,申请书由各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统一发给申请方。
二、认证机构接受申请
认证机构接到申请后对申请方进行了解,确定是否接受申请。如果接受,则向申请方发出接受申请通知书;如果不接受,则向申请方发出不接受申请的通知书。
三、准备工作和费用
如果接受申请,申请方做好与认证有关工作的安排,并预交认证费用。
四、确定认证依据
认证机构和企业一起根据需要,确定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
五、质量体系文件审阅
申请认证方准备质量体系文件,并提供给认证机构进行审阅。
六、评定和修正
认证机构评定质量体系文件,并通知企业对不符合要求或重大遗漏的地方进行修正和补充。
七、现场审核
认证机构的评定组按照选定的质量体系标准和相关文件,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初评。初评结束后,评定组将结果通知企业,并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进行限期改正。
八、修改和再评价
企业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并向评定小组表明在规定的期限内已进行了修改,满足了全部要求。评定机构再对修改后的体系进行部分或全部评价。
九、注册发证
认证机构批准注册发证,并公开公布认证结果。
十、监督管理
获准认证后,质量体系认证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在此期间,认证机构进行供方通报、监督审核、认证暂停、认证有效期延长等监督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