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哪些程序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如果双方当事人存在民事纠纷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有法定的诉讼程序的。那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哪些程序?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一、公开审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般实行公开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对于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
二、开庭审理的阶段
开庭审理一般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阶段。如果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如果未提出申请或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三、法庭调查阶段
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按顺序分别举证、质证,围绕自己的请求和主张。质证是当事人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四、法庭辩论阶段
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
五、评议、宣判阶段
在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将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议,表明是否予以支持,并阐明理由。
六、缺席判决
如果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七、和解和调解
作为当事人,在宣判前的任何诉讼阶段,您都可以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如果不同意调解或未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将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
民事诉讼的定义
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