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的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9
对于国家是有设立国家赔偿金,那么对于国家赔偿金的请求又有的申请人是否也是有规定的,那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国家赔偿法赔偿请求人包括哪些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于这方面能够有所一定的了解。
赔偿请求人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有权要求国家赔偿的赔偿请求人包括:1. 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他们有权要求赔偿。2. 受害的公民死亡时,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3. 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时,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包括:1.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2.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3.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4.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5. 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情况下,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国家赔偿法不赔偿的类型
立法赔偿
立法赔偿是指国家对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现行法律,立法行为的范围包括议会制定的法律及议员在议会的行为,不包括行政机关制定条例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因此,立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只有在极少情况下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据了解,只有少数国家承认立法赔偿,例如法国。
军事赔偿
军事赔偿是指国家军事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违法行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到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在国外立法中,军事赔偿已经得到认可,一般在特别法中规定。在中国,虽然国家赔偿法没有对军事赔偿进行具体规定,但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军队仍然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赔偿费用由部队以军费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支出,而不是由国家财政负担。
抽象行政行为赔偿
抽象行政行为赔偿是指对于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可以赔偿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直接起诉,即使该行为违法,如果发生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现实后果,也需要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实施。因此,可以通过起诉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赔偿诉讼,而不必诉讼抽象行政行为。然而,对于所有影响公民权益的抽象行政行为是否都必须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才能提起赔偿诉讼,仍存在争议。
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
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利益的法定时期。超过该时期,权利人将丧失起诉权,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其权利。因此,受害人在提起国家赔偿诉讼时应注意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计算起点为赔偿请求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换句话说,如果行使侦查、检察、审判和监狱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害了赔偿请求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赔偿请求人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有权提起国家赔偿请求,但必须在两年内提起诉讼。赔偿请求人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