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管辖的法律意义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2
协议管辖是我国民事诉讼确定人民法院的管辖权的一种方式,如果双方当事人有协议管辖的,是需要遵守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如果没有协议管辖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确定管辖权。那么,协议管辖的意义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约定管辖,是指在合同纠纷或财产权益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方式选择解决纠纷的法院管辖权。在债权纠纷中,只有合同债务可以适用协议管辖。根据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原有的合同纠纷基础上,增加了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适用范围。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包括涉及物权和知识产权的财产权纠纷。
协议管辖原则
一般来说,当事人的意愿本身就可以作为国际管辖权的基础,因此协议管辖也被称为当事人意愿自治。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葡萄牙和捷克斯洛伐克直接或间接地将协议管辖原则纳入了有关国际管辖的立法中。苏联法律普遍承认协议管辖原则。尽管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在立法中尚未对协议管辖做出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将国内关于协议管辖的规定引伸应用于国际管辖。至少在与契约有关的诉讼方面,英国承认协议管辖。然而,还有极少数国家不承认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的条件
协议管辖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 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案件必须涉及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 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的范围必须包括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如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如果当事人选择与合同无实际联系的法院,该协议将无效。合同签订地是指双方在书面合同上签字盖章的地点。例如,广东某厂与黑龙江某厂在北京签订的购销合同,北京为合同签订地。标的物所在地是指标的物存放的地点。例如,上海某厂与大同某厂签订的购销合同约定履行地为大同火车站,若在货物由上海运至秦皇岛港时发生纠纷,秦皇岛港即为标的物所在地。
- 必须以书面协议选择管辖,可以是以合同书的形式表达的书面协议,也可以是以信件和数据电文形式(如电报、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明确当事人双方选择管辖法院的意愿。口头协议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