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骗的品牌童装加盟商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涉嫌诈骗罪且数额较大,加盟商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按照该规定执行。
建议加盟商及时搜集证据材料,并立即报警解决问题。
如果在签订合同后发现被骗,加盟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特许加盟商可以在合同期满之前要求解除合同。如果能够证明加盟总部存在欺诈故意,还可以考虑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一般是退还未履行的部分加盟费,已经履行的部分加盟费一般不会退还,除非能够证明总部构成了根本违约,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才可以全额退还加盟费。
撤销合同的法律结果一般是全额退还加盟费,因为被依法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所以要退还加盟费。
加盟商请求解除合同务必在合同到期前提出,提出越早退还的数额越大。接近合同期满时请求法院解除合同的请求一般不会得到支持。请求依法撤销合同务必要在合同签订后一年内提出,否则将不受法律保护。
加盟商发现自己被欺骗后应及时处理,只有及时处理才能尽可能减少损失,并让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特别是在签订合同后,因为合同保护当事人的利益都有一个时间期限的规定,超过期限后将不受法律保护。
加盟商应该通过查询商务部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系统来了解企业是否已备案,并要求特许人出示经营资源的权利证书,如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业技术、经营模式等相关信息的书面资料,并核查政府网站上述证书和证照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加盟商在缴纳相关费用后应及时索要发票。一般情况下,总部会收取加盟费、管理费、保证金、货款等四种费用。
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特许人通常要求被特许人必须从特许人处进货,不得私下进货。加盟商应关注特许人供货的质量、价格以及供货方式等问题。
特许人为保证品牌的正常运营,同时也为加盟商的利益考虑,会对经营资源的授权范围和授权地区进行合理划分,以有效保护双方的权益。特许人在授权时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授权书中明确授权的方式和地域。特许人授权被特许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使用授权的经营资源从事经营活动,也称为商圈保障,即在加盟店所涉地域范围内不得开设第二家分店。
合同中应详细规定特许人对被特许人的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等事项。这些条款通常占据合同的主要篇幅,也是对被特许人利益保护的体现。如果合同中有未尽事宜,应要求特许人将相关规章、管理规定附在合同后面,成为合同的附件。
加盟合同通常由特许人拟定的格式条款,对特许人较为有利。在违约事项及罚则上,通常会对被特许人做出更多限制,对特许人违约部分只少量提及。加盟商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了解特许人对其限制要求。对特许人的违约事项及罚则应明确规定,并要求特许人在协议中明确记载特许人应提供的服务项目及后续支持等事项。
当合同终止时,加盟商最关心的是取回保证金。但总部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保证金。常见的理由是进货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数额,或者加盟商未履行合同义务,如未将开店地址、照片等发往总部备案。加盟商在签订合同前应咨询专业人员,了解合同的法律问题,并确保双方各持一份合同。如果特许人只保留了两份合同且未留一份给被特许人,被特许人在纠纷发生时可能无法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