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让与的定义和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债权让与的定义和要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8

 
388124

债权让与是指合同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为了使债权让与有效,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件:

1. 有效存在的债权

债权让与必须基于有效存在的债权,并且债权的让与不改变其内容。

2. 合意达成

债权的让与人和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并且债权必须具备可让与性。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根据特别约定不得转让以及法律禁止转让的债权不具备可让与性。

3. 通知债务人

债权让与必须通知债务人。

债权让与对保证人的效力

债权让与对保证人产生一定的效力,但受到以下限制:

1. 保证期间届满前的让与

债权让与必须在保证期间届满前作出,否则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转让债权的让与对保证人不产生法律效力。

2. 符合法律或约定

债权让与必须依法或依约定作出。

3. 通知债务人或保证人

债权人必须将债权让与通知债务人或保证人。债权让与自通知到达债务人时起,才对保证人产生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保证人与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主债权非经保证人同意而转让,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下,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在某些情形下不得转让,包括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以及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根据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一经发出,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另外,根据第八十一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后,受让人可以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债务人在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对让与人的抗辩。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保证人追偿权民事案由的定义
  2. 代位权的债权归属和行使条件
  3.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4. 抗辩权的定义
  5. 一、主债务人进入破产抵押人的追偿权
  6. 行使代位权的诉讼费用谁来承担
  7. 成立债权人代位权的条件有哪些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