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6
在传统的物理世界中,法院的管辖权是根据合同相关地域范围确定的。然而,在因特网中,网络空间是无边界的,人们可以瞬间跨越千里甚至数国,而不需要实际空间上的变化。因此,无法将网络空间像物理空间那样人为地划分为领域。这就引发了法院如何确定对网络空间的管辖权的新问题。
原告就被告原则是传统民事诉讼中应优先考虑的管辖理论。然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被告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使用真实姓名、真实地址等个人信息。这使得在纠纷发生后,原告很难确定被告的住所地,从而难以确定被告所在地的法院。
传统的合同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可以协议选择的管辖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在传统合同纠纷中,合同签订地的确定方法是根据书面合同中的约定。然而,在网络交易中,如果双方在电子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签订地点,则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签订地,那么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当事人往往不见面,所有交易包括电子合同的签订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双方可能知道对方的电子邮箱,但往往不了解对方在物理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因此,当事人只要有一个电子邮箱,无论其在何地,都不影响其登陆邮箱收取邮件。为了保证电子合同的效力,可以采用数字签名的方式,但该方式并没有具体地点的要求,当事人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数字签名,从而使和合同无关的任何地点都可能成为合同签订地,这给合同签订地带来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