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终局裁决后几日后执行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4
劳动仲裁一般是和公司产生的劳动纠纷才会申请的,那么劳动仲裁在判决之后一般会经过多长时间执行,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根据劳动仲裁程序规定,劳动仲裁结果一经裁决后,双方当事人在15日内如不服裁决,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若15日内双方均未上诉,则裁决书生效。申请人可以凭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执行,若单位拒绝履行裁决书支持的请求,申请人可向当地人民法院的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情况下,强制执行的时间大约为6个月。
劳动仲裁基本程序
1. 申请仲裁
当劳动争议发生后的一年内,申请人应提交劳动仲裁申诉书。
2. 仲裁受理决定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书后的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 开庭通知
仲裁庭在开庭前的五日内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
4. 开庭审理
开庭时,双方当事人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和陈述。
5. 调解
如果可能,仲裁庭会进行调解。
6. 裁决
若调解不成,仲裁庭将作出裁决。
申请仲裁
1. 申请条件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一)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 (二)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三) 因辞退、辞职和离职发生的争议;
- (四)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 (五)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 受理范围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以下劳动争议案件:
- (一) 位于本市各区的中央和市属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 (二) 外省、市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驻京办事机构或分支机构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3. 申请人和被诉人
申请劳动仲裁的一方为申诉人,另一方为被诉人。同时,与该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密切关系的第三人也可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4. 申请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时,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材料:
- (一) 《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并提交三份申请书,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给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 (二) 身份证明。劳动者申请的,需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用人单位申请的,需提交劳动仲裁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等;
- (三) 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 (四) 根据立案审查需要,仲裁委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相关材料。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需提交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如果被申请人是劳动者,需提交本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5. 受理决定
仲裁委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的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并将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对于受理决定的案件,当事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前往仲裁委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并办理受理手续。对于不受理决定的案件,仲裁委将向申请人送达《不予受理通知书》。
6. 举证期限
经仲裁委批准受理的案件,当事人应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若超过举证期限,则视为放弃举证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