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6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在完成破产清算后,清算人需要编制清算报告,并在十五日内将该报告签名、盖章后提交给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合伙企业的注销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合伙企业的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和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应按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九十条的规定,清算结束后,清算人需要编制清算报告,并在十五日内将该报告签名、盖章后提交给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合伙企业的注销登记。
合伙财产包括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经营期间积累的财产。在合伙经营期间,除去合伙维持与发展基金后,可以进行盈余分配。在合伙终止时,如果还有剩余的财产,可以分配给全体合伙人。
盈余的分配应根据合伙协议中约定的盈余分配方法或比例进行。如果出资比例无法确定,则应平均分配合伙盈余。
在合伙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对于合伙是否有盈余往往持不同意见。此时,合伙的帐册就显得尤为重要,持有帐册的一方应将其作为证据提交法庭。如果一方当事人已经提出申请,但持有帐册的一方拒不交纳,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75条的规定,法院会推定对方当事人主张的帐册内容成立。如果帐册帐目不清,应提交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如果无法审计,则主张权利的一方可能因此承担证据不足而败诉的责任。
合伙的亏损指合伙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合伙债务,即合伙资不抵债。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的承担涉及对内和对外两个层次。
对外,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以全部财产清偿全部合伙债务。这适用于在合伙存续期间新加入的合伙人,即他们不仅对加入后的债务承担责任,还对加入前的债务承担责任。
对内,合伙人可按份承担债务。如果承担连带责任所清偿数额超过其应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当合伙人请求其他合伙人承担合伙债务时,法官应确定合伙的财产及合伙人承担债务的份额。对于合伙债务,如果合伙人有书面协议,应按照协议约定承担;如果没有约定,则按照出资比例承担;如果没有出资比例,则按照约定的或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如果没有盈余分配比例,则平均承担。
对于合伙债务,应首先以合伙的财产进行清偿。在合伙财产中,首先清偿合伙经营期间积累的财产,然后清偿合伙人的出资。如果清偿债务后合伙人的出资还有剩余,则按照书面协议约定的比例退还出资;如果没有书面协议,则按照出资比例清偿。
其次,如果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合伙人需要以其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如果合伙人以家庭名义出资,或者虽以个人名义出资但实际以家庭共有财产承担责任,应先以其个人财产承担责任;如果合伙人还有其他债务,应与合伙债务分别清偿,如果无法完全清偿,则按比例清偿。在合伙纠纷中,法院确定合伙人清偿合伙债务的比例是合伙人对内部亏损的承担,不能以此对抗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