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8
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犯几个罪时的处罚方式。不同国家的刑事立法对构成数罪的时间界限有所不同。在中国刑法中,判决宣告以前犯几个罪的是数罪,而判决宣告以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也属于数罪,并应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当一个人犯数罪时,如何确定刑罚处罚,即如何将数个罪的宣告刑合并为一个最终的执行刑问题,前提是犯罪行为应当以数罪论处。每个罪行都有自己的宣告刑,而我国刑法中主刑、附加刑各刑种的内容各不相同,不能简单相加并科。因此,根据不同刑罚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不同的并罚规则。
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情况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其中,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数罪并罚情况都是在判决时两罪都已经确定的情形。还有一些情况是在某罪(统称为“本罪”)被判决时,尚未发现犯罪分子还有其他罪行,而是在本罪刑罚执行期间才发现以前所实施的漏罪,或者又犯有新罪行。对于这种情形下的数罪并罚,也有自己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