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5
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合同的有效存在。如果以无效的债权进行转让或者将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给他人,这样的转让是无效的。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根据《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有四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第一类是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以及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第二类是从权利,即从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的权利,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单独转让是不允许的;第三类是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第四类是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由于债权本身的特殊性,法律规定了不得转让的情况。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债权转让的主体不适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就是无效的。因此,债权的转让必须以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为条件。
关于合同权利的转让,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8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债权转让如果系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如果法律规定了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等手续,而当事人未履行相应的手续,债权转让就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