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3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在成立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详细载明股东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或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在公司成立后,应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建立股东名册,将股东的基本情况记录在名册中。同时,还需要向工商机关登记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名称、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和出资方式。
如果有股权继受的情况发生,公司应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与股东及其出资额有关的记录。随后,需要向工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权登记可以通过四种形式进行,包括公司章程、出资证明、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
从理论上讲,股权的交付和转移可以以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为准,或以股东名册的记录为准,或以工商登记为准。然而,我们认为出资证明书的证明效力较弱,因为它不是法律认可的流通证券形式,无法像股票那样具备设权证券的功能。因此,股权的转移并不以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为准,而是以股东名册的记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