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期货 > 期货管理法律知识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2

 
382320

1. 试点背景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相比,门槛较高。为了推动期货行业向高端服务和增值服务领域发展,管理层将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和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列为创新业务。然而,由于期货公司资产业务的门槛较高,90%的期货公司无法参与试点。

2. 发布原因

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的目的是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提高期货市场定价效率,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此外,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还有助于提高期货公司的中介服务能力,为实体经济和各类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3. 政策法规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规定了资产管理业务的范围、资格条件和业务规范等内容。根据该办法,期货公司必须满足一定的资本要求、风险监管指标要求和监管评级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可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实施方案、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相关资格、独立的经营场地和设施等条件。

4. 业务规范

资产管理业务的客户应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期货公司与客户需签订书面资产管理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承担资产管理受托责任。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包括期货、期权、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期货公司应保持客户委托资产与自有资产相互独立,并按照规定进行账户管理和交易监控。

资产管理合同应明确约定客户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期货公司不得承诺最低收益或分担损失。期货公司在资产管理合同中应明确委托期限、委托资产的追加或提取方式和时间等。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保护客户权益,加强风险控制,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客户查询和风险提示

第二十一条:期货公司应每日向监控中心投资者查询系统提供客户委托资产的盈亏、净值信息。期货公司和监控中心应确保客户能及时查询委托资产的盈亏、净值信息。

第二十二条:期货公司可以与客户约定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并可以约定基于资产管理业绩收取相应的报酬。

第二十三条:期货公司应与客户明确约定风险提示机制,根据委托资产的亏损情况及时向客户提示风险。期货公司应与客户明确约定,委托期间委托资产亏损达到起始委托资产一定比例时,期货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告知客户,客户有权提前终止资产管理委托。

第二十四条:期货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发生变更投资经理等可能影响客户权益的重大事项时,期货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及时告知客户,客户有权提前终止资产管理委托。

第二十五条:当客户委托资产发生权属变更等重大情形,可能影响资产管理业务正常进行的,期货公司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提前终止资产管理委托。

第二十六条:期货公司应与客户在资产管理合同中明确约定资产管理委托终止的具体事由、后续事宜处理、责任承担等相关事项。资产管理委托终止时,期货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办理下列手续:(一)及时结清相关费用,将剩余委托资产返还给客户;(二)及时撤销期货资产管理账户;(三)及时撤销非期货类投资账户。

第四章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

第二十七条:期货公司应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管理业务的交易监控,防范业务风险,确保公平交易。

第二十八条:期货公司应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集中管理,其人员、业务、场地应与其他业务部门相互独立,并建立业务隔离墙制度。

第二十九条:期货公司应有效执行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管理和业务操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和奖惩机制,强化投资经理及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防范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

第三十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经理、交易执行、风险控制等岗位必须相互独立,并配备专职业务人员,不得相互兼任。期货公司应将资产管理业务投资经理、交易执行和风险控制等岗位的业务人员及其变动情况,自人员到岗或变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第五章账户监测监控

第三十八条:期货公司应按照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规定向监控中心报送期货资产管理账户的数据信息。期货公司应每日向监控中心报送非期货类投资账户的盈亏、净值等数据信息。

第三十九条:期货公司期货资产管理账户应遵守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规定等相关要求。

第四十条:期货交易所应对期货公司的期货资产管理账户及其交易编码进行重点监控,发现期货资产管理账户违法违规交易的,应按职责及时处置并报告中国证监会。

第四十一条:监控中心应对期货公司的期货资产管理账户及其交易编码进行重点监测监控,发现期货资产管理账户重大异常情况的,应按职责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第六章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期货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其净资本应持续符合中国证监会有关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的规定和要求。

第四十四条:期货公司应按规定的内容与格式要求,于月度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资产管理业务月度报告。期货公司应于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提交上一年度资产管理业务年度报告。定期报告应由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和总经理签字。

第四十五条:期货公司应按照《期货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的年限和要求,妥善保存有关资产管理业务的实施方案、投资策略、客户承诺书、风险揭示书、合同、财务、交易记录、监控记录等业务材料和信息。

第四十六条:资产管理业务提前终止、被交易所调查或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或被有权机关调查的,期货公司应立即报告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第四十七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第四十八条:期货公司及其业务人员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涉嫌违法违规或存在风险隐患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可以采取监管谈话、责令更换有关责任人员等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第四十九条:期货公司限期未能完成整改或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中国证监会可以暂停其开展新的资产管理业务:(一)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二)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不符合规定要求;(三)超出本办法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四)其他影响资产管理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形。消除规定情形并经检查验收后,期货公司可以继续开展新的资产管理业务。

第五十条:期货公司或其业务人员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以下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中国证监会可以撤销其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并依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等有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一)在公开媒体上向公众推广、宣传资产管理业务或招揽客户;(二)以夸大资产管理业绩等方式欺诈客户;(三)接受单一客户的起始委托资产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最低限额;(四)明知客户资金来自违规集资,仍接受其委托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五)接受未对资产来源及用途的合法性进行书面承诺的客户的委托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六)向客户承诺或担保委托资产的最低收益或分担损失;(七)以获取佣金、转移收益或亏损等为目的,在同一或不同账户之间进行不公平交易;(八)占用、挪用客户委托资产;(九)以自有资产或假借他人名义违规参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十)报送或提供虚假账户信息;(十一)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期货公司接受特定多个客户的委托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具体规定,由中国证监会另行制定。

第五十二条: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于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非期货类品种的,应遵守相应法律法规规定及有关监管要求。

第五十三条:本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期货热门知识

  1. 期权合约到期日的定义和目的
  2. 仓单交易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3. 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
  4. 外盘交易时间表
  5.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
  6. 延时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7. 保证金的性质和区分
期货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