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中保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保全法律知识

诉中保全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6

 
378514
诉中保全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诉中保全是诉讼保全的一种,诉中保全诉讼后需要做什么,诉中保全的概念是什么,诉中保全适用什么条件,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诉中保全诉讼后需要做什么”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概念

诉讼中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案件受理后、作出判决前,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采取限制处分的强制措施。

适用条件

采用诉讼中财产保全应满足以下条件:

(1)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即该案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将来的生效判决因主观或客观因素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主观因素包括当事人有转移、毁损、隐匿财物的行为或可能采取此类行为;客观因素主要是诉讼标的物易变质、腐烂,若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将导致更大损失。

(3)诉讼中财产保全发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后、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前。一审或二审程序中,若案件未审结,可申请财产保全。若法院判决已生效,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但不得申请财产保全。

(4)一般应由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若当事人未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然而,人民法院通常不会以职权裁定财产保全,因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人民法院若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错误,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5)人民法院可要求当事人提供担保。在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措施前,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人的申请要求其提供担保。担保金额应相当于请求保全的金额。若申请人未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可驳回申请。若因诉讼中财产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被申请人可直接从申请人提供的担保财产中获得赔偿。

担保方式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若申请人未提供担保,申请将被驳回。担保主要采用财物担保形式,提供担保的财物金额应相当于请求保全的金额,以平衡双方权益。担保方式包括保证金(现金或存款)、土地或房产等不动产,以及银行保函、信用担保。现金是最被法院认可的担保方式,但成本最高。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人需申请保全被申请人价值相当的财产,因此需提供相应价值的现金。不动产也被广泛认可,但大部分法院只接受无抵押的房产或土地,增加了申请人提供此类担保的难度。银行保函,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的保函,被广泛认可。由于银行保函是以银行信誉作为担保,几乎不存在银行无法兑现保证责任的可能性。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2.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
  3. 先予执行的费用及收费标准
  4. 劳动仲裁受理条件
  5. 法院驳回起诉请求的处理方式
  6. 财产保全的定义和目的
  7. 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的法律后果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