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8
2004年2月,原告杜某计划购买客车从事客运生意。得知被告夏某有亲戚能够以10万元购买夏邑县城到杨集的公交客运路线后,原告于2004年4月4日将10万元现金交给被告。被告给予原告一张收条,确认收到10万元现金。然而,由于请客送礼等行为未能达成交易,被告退还给原告5万元,但仍占用5万元。原告于2004年6月29日向夏邑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察大队报案,但未能取得进展。于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归还剩余的5万元现金。
夏邑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作为从事客运经营的人,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合法申请办理营运路线手续。然而,原告明知被告采用非法手段如请客送礼和行贿受贿等方式以达到合法目的,却将10万元现金委托给被告谋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扰乱了国家正常的交通营运管理程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具有违法性。因此,该民事行为无效。原告交给被告的10万元款项属于非法资金,因此原告以债权债务关系主张被告退还剩余的5万元不予支持。被告占有的原告5万元现金应视为被告取得的非法利益,应依法追缴并收归国家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四)、(五)项、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本院判决驳回原告杜进才的诉讼请求。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原告在得知被告有熟人的情况下,才将10万元现金交给被告,并且被告给予了一张收条。尽管交易未成功,原告已经退还了被告5万元现金,因此剩余的5万元也应当退还,而不应被占为己有。
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告作为从事客运经营的人,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合法申请办理营运路线手续。然而,原告明知被告采用请客送礼和行贿受贿等非法手段以达到合法目的,却将10万元现金委托给被告谋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扰乱了国家正常的交通营运管理程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具有违法性。因此,该民事行为无效。原告交给被告的10万元款项属于非法资金,因此原告以债权债务关系主张被告退还剩余的5万元不予支持。被告占有的原告5万元现金应视为被告取得的非法利益,应依法追缴并收归国家所有。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本案属于一起委托合同纠纷。原告委托他人实施民事行为,而所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应该是合法的民事行为。然而,在本案中,原告明知营运路线只能依照法律规定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申请并经过审批才能取得,却将10万元现金委托给被告采取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其本身存在一定的过错。同时,被告明知原告谋取的是非法利益,接受原告的10万元现金并用于请客送礼、贿赂他人,也存在一定的过错。被告占有原告的5万元现金属于非法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应当追缴被告所取得的5万元并收归国家所有。综上分析,本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是正确的,对被告的行为予以民事制裁也是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