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5
法院的送达书已经到了,但是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不想再上诉了,可不可以撤诉呢,撤诉的法律解释是怎样的呢,撤诉是哪个机关子执行的呢,撤诉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法院送达书到能否撤诉”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般情况下,可以撤诉。在宣判之前,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是否准许需要由法院裁定。
撤诉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宣判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指原告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宣判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指原告虽未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表明其不愿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此,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
无论是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概述
撤诉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行使处分权的表现。
分类情况
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是撤诉的两种分类情况。
申请撤诉
申请撤诉即指原告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宣判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
申请撤诉的条件包括:
- 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 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的。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明确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 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判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 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依法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撤诉,案件审理终结;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无论是否准许撤诉,都必须以裁定的方式告知当事人。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明确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依法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和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如果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案件涉及当事人违法行为需依法处理,法院可不准撤诉。
撤诉处理
按撤诉处理即指原告虽未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表明其不愿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此,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
按撤诉处理的情况包括:
- 原告或上诉人未按期交纳诉讼费用。
-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 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 原告应预交但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交纳,或申请缓、减、免未获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按撤诉处理。
-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诉处理。
-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诉处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如果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案件涉及当事人违法行为需依法处理,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