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最高检发布关于职务犯罪立功的意见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8
立功认定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认定犯罪分子立功行为的司法解释。
规范立功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规范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立功的认定条件。
根据《意见》,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为了使犯罪分子得到从轻处理,犯罪分子的亲友可以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这些行为不应被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
明确立功认定程序
《意见》指出,据以立功的他人罪行材料应当明确指明具体犯罪事实;据以立功的线索或者协助行为对于侦破案件或者抓捕犯罪嫌疑人必须有实际作用。
此外,《意见》还对立功的认定程序、据以立功的材料的来源要求、重大立功中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理解以及立功情节的运用原则等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认定立功的法定要求
《意见》中明确规定,“查证属实”是认定立功的一个法定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实践中一些案件往往只有简单的说明,司法机关难以根据这些简单说明得出结论。为了确保立功认定的严肃性,《意见》规定,审查是否构成立功时,不仅要审查办案机关的说明材料,还要审查有关事实和证据以及与案件定性处罚相关的法律文书。
排除不合法因素
为了保证司法公正,《意见》明确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据以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不能被认定为立功:本人通过非法手段或者非法途径获取的;本人因原担任的查禁犯罪等职务获取的;他人违反监管规定向犯罪分子提供的;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提供的。
重大立功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犯罪分子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阻止他人的犯罪活动,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意见》明确了重大立功中“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具体涵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指的是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和情节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案件已经判决,以实际判处的刑罚为准。但是,如果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和情节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因被判刑人有法定情节经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后判处有期徒刑,应当认定为重大立功。
排除不符合条件的立功
《意见》还指出,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时没有指明具体犯罪事实的,揭发的犯罪事实与查实的犯罪事实不具有关联性的,提供的线索或者协助行为对于其他案件的侦破或者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抓捕不具有实际作用的,不能被认定为立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