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举法的历史变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选举法法律知识

中国选举法的历史变迁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6

 
377340
2010年3月14日上午9时12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2909名代表投下神圣一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比1到4比1的变化。这种比例被形象地称为“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城里人”。

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

新修改的选举法第一次将代表人口比例规定为1比1。根据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进行分配,以保证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并满足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数量要求。

选举权平等的原则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指出:“选举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选举权的平等,但这种平等需要根据客观历史条件来看待。过去的8比1在当时是合理的,现在的1比1则反映了当前的客观现实。”

全国人大代表柏苏宁介绍说,江苏省射阳等地从2007年开始探索按照城乡人口1比1的比例分配代表名额,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修改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法律保障,更好地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精神。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表示:“这次修改使得城乡居民不仅在实质上平等,而且在形式上也平等,这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指出,新修改的选举法除了保障人人平等外,还强调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以确保各地方、各民族的利益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得到体现。他强调,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需要综合分析,不能割裂开来。

新修改的选举法的其他规定

新修改的选举法还增加了一系列新规定,包括:代表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基层代表数量应适当,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代表;选举委员会应根据选民的要求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自己并回答选民的问题;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等。此外,还对设立秘密写票处、加强流动票箱管理等操作细节作出具体规定。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制度

一些人大代表认为,这些修改使得选举法更加严谨,增强了可操作性,许多细节也更加人性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如何确定选票的有效性
  2. 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村干部贿选的法律处罚
  4.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后几日后执行
  5. 看守所羁押期间人犯是否可以参加选举
  6.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
  7. 申请工伤待遇赔偿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