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1
对于婚姻登记机关或公证机关分割财产后再婚离婚逃债的情况,应当认定被告人与其配偶分割财产的行为无效,并追加被告人的配偶为被告人。这一做法体现了工作“优先”的特点,以及公平原则。
对于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离婚逃债案件,不直接追加被告人的配偶为被告人,而是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撤销被告人财产分割协议,然后再追加被告人的原配偶为被告人。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适用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1条的规定,当依据实体法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时,可以裁定将权利义务承受人作为被告人。因此,从法律规定来看,现行强制法已经规定了可以根据实体法来追加被告人的情况。
在程序行使裁判权时,承认可以根据实体法进行裁判。在离婚逃债案件中,可以在程序中根据实体法认定被告人与其配偶的财产分割协议无效,并追加被告人的配偶为被告人。这一做法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认可,并得到法学理论界的支持。
在程序中,裁判权可以由局裁判庭行使(如果没有设立裁判庭,则由综合科行使)。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听证制度。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复议以寻求救济。
在程序中直接追加被告人的原配偶为被告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不同的案件适用不同的实体法,以保护债权人行使撤销权。例如,我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了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情况,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以不公平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的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