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规定诽谤罪的量化入罪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规定诽谤罪的量化入罪标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0

 
375204

司法解释规定的诽谤罪构成要件

根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诽谤罪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

  1.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指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2.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指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且情节恶劣。

量化的入罪标准

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1.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
  2. 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3. 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并且在两年内再次诽谤他人。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司法解释的意义和作用

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个司法解释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罪的构成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提高了打击诽谤犯罪的门槛。只有符合司法解释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才能认定为诽谤罪。这一规定既保护了广大网民的表达权,又有效打击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

其他相关规定

除了诽谤罪,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其他犯罪的共同犯罪内容,并规定了网络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

据悉,该司法解释将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有偿删帖和发布虚假信息的刑事责任

司法解释还规定了有偿删帖和发布虚假信息的刑事责任。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单位非法经营数额1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属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行为,即使没有达到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或转发次数的要求,也可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同时,如果在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并且再次诽谤他人,也认定为“情节严重”。

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

司法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包括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引发民族宗教冲突、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造成恶劣国际影响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网络转发次数达到何种程度构成诽谤罪
  2.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法规
  3. 可以起诉他人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吗?
  4.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5. 网络诽谤如何维权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犯贪污罪免除处罚的含义
  2. 结果加重犯处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原则
  3. 偷回交警扣押的自己的摩托车是否构成盗窃罪
  4. 滥用职权罪的刑罚
  5. 参赌人员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6. 一、驾校土地使用税偷税的处罚
  7. 传播淫秽物品罪及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