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的终审原则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2
如果想要离婚的话可以有两种方式,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协议离婚的方式,如果因为离婚产生分歧,最好进行诉讼离婚,离婚诉讼是否属于一审终审?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离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采用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一审终审的案件范围
以下情况下的案件属于一审终审,即不能上诉:
- 最高法院作出的一审民事诉讼案件;
- 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
- 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
- 以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
- 依照破产程序审结的案件;
- 一审以民事调解书结案的案件;
- 所有决定都不能上诉的案件;
- 不服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以外的所有裁定。
此外,一审终审也适用于法院实行的小额诉讼。
离婚诉讼的法律程序
起诉阶段
离婚诉讼从提起诉讼到离婚判决生效,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诉阶段,包括以下程序:
- 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证据;
- 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和材料,并进行审查;
- 经审查,如果起诉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法院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否则将退回原告文件和材料,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答辩阶段
第二阶段是答辩阶段,具体程序如下:
-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 被告收到起诉书副本后的十五日内,应作出书面答辩。
如果被告因非个人意志原因无法在十五日内提出答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法院院长可以决定是否延期。
开庭审理阶段
第三阶段是开庭审理阶段,这是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包括以下程序:
- 起草起诉状;
- 准备诉讼所需证据;
-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 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 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 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 开庭审理:双方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但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到庭,必须向法庭提供书面意见;
- 法院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对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
离婚诉讼结束后,如果对法庭判决不服,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裁定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无法申请再审,只能就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