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演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3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这些措施也是经济不发达国家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对发达国家来说则是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工具。
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和发展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此相反,发达国家则更倾向于自由贸易,将贸易保护主义作为应对危机的临时措施。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仅是为了抵制外国商品进口,更是为了扩张市场和争夺世界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以下特点:1. 从关税到非关税措施的转变:国际贸易谈判决议的影响使得各国大幅降低了关税总水平,因此各国开始采取非关税措施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措施具有灵活性、隐蔽性和限制性强,全球超过一半的贸易额受到各种非关税限制。2. 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增强:工业产品的限制减少和降低,而对农产品的保护几乎没有放松。同时,对不同工业产品的限制也存在较大差异。3. 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加强:一般来说,国家会更加强调对直接、强劲竞争对手的保护主义政策,而对其他国家则适度放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分别采取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结语
贸易保护主义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国家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及其特点对于理解国际贸易格局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