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缓期又犯新罪的法律处理方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4
在我国法律制度对于犯罪人员的认定当中,一直存在一种情况叫做累犯, 也就是说该犯罪人员在已经犯有一种罪行的情况下,连续进行犯罪, 而累犯的惩罚程度深浅也与前后犯罪有关,那么死刑缓期又犯新罪的怎么办?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死缓制度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死缓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法律上的一些情节,可以宣告缓期执行死刑,即将死刑的执行延迟两年。在这两年内,如果犯罪分子遵守监规、表现出悔罪态度,并且没有再犯罪行为,那么死刑将不再执行,而会改为判处无期徒刑。如果在考验期内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刑期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如果犯罪分子在这两年内再次犯罪,除非是过失犯罪,将立即执行死刑。因此,只有在这两年内没有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才不会被执行死刑。
对死缓制度的评价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如果犯罪分子在此期间未被裁定减刑并且又犯新罪,这并不能视为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对于这种情况,应根据刑法规定予以减刑,并对其所犯新罪另行起诉、审判,作出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只有当新罪判处死刑时,才能执行死刑。
死缓制度的现实问题
从字面上看,判处死刑并宣告缓期执行,给人的印象是执行死刑只是暂缓而已,而实际情况却相反。根据了解,尽管法院每年判处死缓的案例并不少,但因犯罪分子在两年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实际执行死刑的案件却很少。实际上,被判处死缓两年期满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犯罪分子都获得了减刑。这意味着,犯罪分子清楚地知道,只要获得死缓,实际上就等于没有被判处死刑,还有减刑和保外就医等更有利的前景。这种情况严重削弱了刑罚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功能以及对社会的预防功能,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