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6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如果售出的产品具有以下情形之一,销售者应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如果产品在使用上不具备应有的性能,而在事先未作说明的情况下销售给消费者,销售者应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如果产品不符合其包装或产品上所注明的采用的产品标准,销售者应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如果产品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销售者应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当销售者依照以上规定进行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后,如果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供货者,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
如果销售者未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
对于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或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或承揽合同中有不同约定的情况,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如果生产者未将产品投入市场流通,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产品缺陷,那么生产者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产品在投入市场流通时,尚未出现导致损害的缺陷,那么生产者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在产品投入市场流通时,根据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无法发现产品的缺陷存在,那么生产者也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以及行政法规规定的强制执行的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求都属于强制性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安全和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属于强制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