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证明作用及其三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证据的证明作用及其三性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5

 
371874

证据在案件中的证明作用及其大小取决于其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关联,并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证据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也可以用来否定案件事实的存在。

真实性

真实性要求证据必须是客观的。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合法性

证据的内容和收集程序必须合法。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运用,包括:收集、运用和证据的主体要合法,每个证据来源的程序要合法,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证人证言的证明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证人证言满足证据的三性就具有证明的作用。然而,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大小还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

根据《证据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人的认知、记忆、表达能力

证人所作证言必须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相符。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人证言的提供方式

在法庭上提供的证言经过原被告或控辩双方的质证,证人的资格、能力,证言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由于经历过双方唇枪舌剑的洗礼,证人证言的可信性会非常高。相反,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人证言的主观因素及证人的陈述要求

证人证言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其真实性易受证人主观意识的干扰。因此,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尽量排除证人作证的主观臆断、猜测或者推断,在作证时也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评论性的语言。对于聋哑人,可以使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需要注意的是,证人证言可以作为证据之一,但在使用时应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离婚财产保全时间限制
  2. 诉前保全后,败诉后的赔偿责任
  3. 财产保全费用的计算方法
  4. 诉前保全程序及要点
  5.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6. 法院欠款起诉流程
  7. 劳动仲裁办理步骤详解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