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归属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0
婚前存款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婚前财产的定义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婚前财产包括以下情形:(一) 一方的婚前财产;(二)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二、婚前财产的归属
夫妻一方的财产不会因为婚姻关系而自动变为共同财产。因此,婚前财产包括存款仍然属于一方所有。即使在离婚时,这些婚前财产也不应被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为了避免纠纷,夫妻可以通过婚前财产公证或财产约定的方式来确定财产的所有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些约定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双方都应受到约束。夫妻可以通过书面财产约定来改变或确定财产原本的个人或共同所有属性。特别是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财产归属的情况,采用财产约定的方式来确权是非常必要的。
三、婚前存款的变动对归属的影响
对于婚前个人存款,只要能够证明是在婚前获得的财产,不需要进行公证或协议,都应当被认定为个人财产。然而,如果这部分婚前个人存款在婚后用于家庭生活支出,一般认为是自愿将婚前个人财产投入共同生活使用,因此在离婚时无法要求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