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婚后个人财产法律知识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6-22

 
394920
婚姻法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部民商法,婚姻法对婚姻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规定,例如结婚的条件、夫妻财产处理、离婚等内容,那么离婚法规定的财产如何分割?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时,财产的分割应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此外,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权益应受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条

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承担了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义务,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而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婚前财产的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的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意味着,不论夫妻结婚多久,一方婚前财产仍然归属于该方所有。具体而言,婚前财产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

包括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以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 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

例如,一方婚前已经获得了预售房屋的产权并完全支付了房款,在婚后才实际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3. 婚前财产的孳息

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孳息以及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

4. 婚前以一种形式存在,婚后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财产

例如,一方婚前的个人积蓄在婚后用于购买有形财产,或者股权转化为货币。这种情况下,原有财产的价值形态发生了改变,但其价值的取得始于婚前,因此应当被认定为该方的个人财产。需要注意的是,婚前个人财产在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的情况下,离婚时不能要求将其视为共同财产或要求另一方进行补偿。然而,如果婚前个人财产用于婚后的投资、经营或者获得分红,应当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延伸阅读
  1. 离婚协议双方签字后是否可以反悔?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2. 2020年离婚财产分割的方法与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3. 离婚房产过2年再分割行吗
  4. 离婚后财产分割:无过错方的照顾原则
  5.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意义

夫妻财产热门知识

  1. 退回彩礼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2. 夫妻一方的财产状况如何查
  3. 婚内财产公证审查的内容
  4. 婚内财产约定的相关规定
  5. 保险赔偿和债务追偿的法律规定
  6.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7. 老公去世婚前房子归谁
夫妻财产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