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3
根据《民法通则》第30条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形式。合伙协议被视为个人合伙的首要条件。合伙协议既是合伙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合伙人权利义务的依据,并在合伙债务纠纷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合伙协议可以是书面协议或口头协议,但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以避免纠纷。即使没有书面协议,但如果合伙关系已形成且合伙人已出资并参与合伙经营,仍应视为有效合伙关系。
合伙协议应包括以下事项:合伙人的姓名与住址,各合伙人的出资额和比例,事务决定,业务执行,利益分配,债务承担,入伙手续,退伙条件,合伙终止事由等。
合伙人必须共同出资,即各合伙人将自己拥有的资金、实物、技术、劳务等组合起来,作为合伙经营的物质基础。出资数额可以均等或不均等,形式也可以是实物或无形财产。出资种类可以是房屋、资金、设备、工具、劳务、技术、债权、商标使用权、商号使用权等。合伙出资构成合伙财产,各合伙人对合伙财产享有平等使用权,出资多少不影响合伙人的经营权利。
合伙是一种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的关系,各合伙人应直接参与合伙经营。如果没有共同劳动与共同经营,就不构成合伙关系。例如,某甲将房屋出租给某乙,某乙与某丙合伙开办饮食店,只有某甲与某乙构成合伙关系,而某甲与某丙之间只存在租赁关系。
合伙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分享利益,合伙利益的分配按照合伙协议执行,一般以出资比例划分。合伙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等风险,损失由合伙人共同承担。合伙的对外债务由合伙人连带承担,即债权人可以向任一合伙人追偿,受追偿的合伙人不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