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生产者在饮料中掺杂劣质染色剂如果可能危害他人健康的,将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的生产工具、罚款等;如果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足以造成他人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可能涉嫌犯罪,将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将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将处以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二、违法生产食品添加剂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将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将处以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三、违法生产经营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受到以下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将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将处以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将吊销许可证。
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2. 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 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4. 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5. 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6. 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7. 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8. 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9.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
10.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刑法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将受到以下处罚:- 如果该行为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如果该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如果该行为后果特别严重,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