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9
根据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不能超过1年。这样的规定是为了确保拘役作为一种轻刑能够达到刑罚的目的,既不能过长失去轻刑的意义,也不能过短无法起到惩罚和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以及预防犯罪的作用。此外,过短的刑期容易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行政拘留相混同。
根据刑法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分子实际执行拘役开始计算。如果虽已作出拘役判决,但犯罪分子尚未交付公安机关执行,那么不能算作判决执行之日,刑期也不能开始计算。同时,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情况,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也就是说,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犯罪分子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剥夺人身自由措施,那么羁押的一日将折抵拘役刑期的一日。
管制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也是有期限限定的。根据刑法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刑期不能超过3年。这一期限既反映了管制作为轻刑的特点,又能够起到必要的惩罚作用。虽然管制的刑期上限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相对于剥夺人身自由的拘役而言,管制仍然是一种较为轻微的刑罚。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对于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情况,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规定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为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属于剥夺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此外,对于经过批准离开所居住地的罪犯,在被许可外出的期间,应计入刑期执行期限,但超过许可期限的时间不计入执行期限。对于未经许可而擅自离开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间不得计入执行期限。扣除的执行期限由县级公安机关在法律文书上注明,并加盖公章,通知犯罪分子本人,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原审判或批准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