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的法律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法律知识

假释的法律条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7

 
367262

假释是一种有条件地提前释放罪犯的刑罚执行方式,但并非所有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有资格申请假释。

一、法定的对象

根据刑法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假释。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制度。

二、法定的实质条件

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的悔改态度。具体而言,犯罪分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认罪服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另外,“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一贯表现良好,确实悔过自新,不会再次犯罪,或者罪犯已老弱病残且丧失作案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未成年犯的假释,可以相对宽松一些,以便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犯。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的假释,应该更加慎重,严格掌握。

三、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第81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实际执行十年以上,才可以申请假释。即使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犯罪分子仍然需要实际执行十年以上才能申请假释。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假释的起始时间应从羁押之日起计算。

然而,为了保证假释制度的灵活性,刑法第81条还规定,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特殊情况包括: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罪犯已基本丧失活动能力且有悔改表现,罪犯具备急需的专门技能,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要本人照顾,未成年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实悔改且不会再次危害社会,对外国籍或非大陆籍的罪犯适用假释,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四、不能适用假释的情况

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此外,假释的适用必须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犯罪人假释需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人,裁定予以假释。

结论

综上所述,假释是一种有条件地提前释放罪犯的刑罚执行方式,只要罪犯满足法定的对象、实质条件和刑罚执行时间条件,就有资格申请假释。并且,申请假释并不需要缴纳费用或押金。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假释的法律问题,我们的专业律师可以为您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2.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3.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4.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5.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6.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立案标准
  7. 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