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侵犯的法律维权途径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4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有隐私的,这些隐私是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很多时候隐私被他人盗取了,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当个人的隐私权遭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保护个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的机密性,禁止他人非法干扰、获取、收集、利用和公开。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
- 停止侵害行为
- 排除妨碍
- 消除危险
- 返还财产
- 恢复原状
- 赔偿损失
- 赔礼道歉
-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隐私权的定义与内容
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干扰、获取、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利。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括:
- 公民的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不可刺探、公开或传播
- 公民在住宅内的个人活动不受监视、窥视、摄影、录像,但法律规定的监视除外
- 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
- 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或公开
- 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法律规定需要公布财产状况的情况除外
- 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 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
- 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 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或现在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强奸等,不得进行搜集或公开
- 公民的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可非法搜集、传输、处理或利用
《民法典》对侵权责任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推定行为人有过错,除非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只要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就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