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法法规法律知识

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5

 
365988
当今社会,在广告法的培训行业可以使用广告代言人吗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那么针对培训行业可以使用广告代言人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培训行业,可以选择请人代言,但是需要遵守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广告法的规定,代言内容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1. 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代言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培训课程可以确保学生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合格证书等结果。

2. 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代言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培训课程与相关考试机构或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有合作关系。

3. 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代言人不得以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形象来推荐或证明培训课程的效果。

相关知识点

一、虚假广告的基本特征

1. 宣传效率、治愈率和治疗效果。例如,宣称可以“根治糖尿病、高血压”或保证“一个疗程无效,一律免费治疗”等都属于违法医疗广告。特别是使用“首个”、“最”等字眼的广告需要引起警惕。

2. 发布国家暂不准发布的疾病。按照国家规定,性病、牛皮癣、艾滋病、癌症、癫痫、乙肝、白癜风、红斑狼疮均不得发布医疗广告。但现在,很多治疗性病的广告会以泌尿感染诊治中心、生殖健康专科、妇科特诊等方式进行替代,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3. 广告中只有内容,没有批准文号或文号已过期。任何医疗广告的发布,都需要有对应的批准文号。批准文号的标准格式为:×药广审(视/声/文)第0000000000号。其中,“×药”代表广告审查机关,数字部分代表审查批准的年份、月份和广告序号。

4. 以机构、专家、患者现身说法,变相刊登医疗广告。许多产品会以患者亲身经历证明产品的有效性,部分广告中还会出现解答问题的“权威专家”。然而,一旦核实,这些“专家”中有些是“专职演员”,有些则是完全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5. 出现“祖传秘方”等字眼。这在法律中明令禁止。

6. 宣扬所谓的新技术。以“高科技”、“新疗法”为幌子,使用“纳米治疗术”、“基因疗法”等名目繁多的词汇,引诱患者前去就医。

7. 利用军队的名义。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凡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医疗广告,都是违法的。例如,广告出现XX部队肝病治疗中心等,多为打着部队医院旗号的空架子,用邮寄药品的方式进行欺诈。

8. 号称得过发明专利、各项大奖。在查处的虚假违法广告中,常出现号称得过“国家××专利奖”、“诺贝尔奖医学奖最新成果”或是XX协会颁发的优质奖等。然而,多数都是子虚乌有。专利必须标明专利号和种类。

9. 保健品宣称能治病,广告内容与报批内容不符。无论是药品、器械,还是保健品、食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都有备案。广告内容与报批内容不符的,都是不可信的。

10. 使用领导人题词或参观照片。有些企业会将领导人参加某次活动的题词用作自己的宣传,甚至假造一些领导人或名人参观企业的照片。任何出现领导人或国家机关在职人员的广告都是有问题的。

11. 打着赠书旗号卖产品的,需要警惕。有些广告打着赠书的名义,实际是在推销某些保健品。媒体在刊登此类赠书广告前,最好先核实一下。

二、普通食品是否可以暗示具有保健功能

对于普通食品,可以暗示其具有保健功能,但需要符合相关规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普通食品可以使用一般、非特定性的保健食品宣传用语,但不得使用具有特定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宣传用语。

因此,普通食品可以暗示具有保健功能,但不能宣传具有特定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在使用宣传语言时,需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主合作平台的法律责任
  2.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
  3. 个人信息保密协议
  4. 广告经营者的合规要求
  5. 安徽省种子广告审查办法
  6. [Name]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