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死刑复核报告的要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法律对死刑复核报告的要求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365202

根据法律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或核准(死刑缓期执行)时,必须提审被告人。复核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应全面审查以下内容:

一、被告人的个人情况

法院需要审查被告人的年龄、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以及是否正在怀孕。

二、原审判决的事实认定和证据

法院需要审查原审判决认定的主要事实是否清楚,并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

三、犯罪情节、后果及危害程度

法院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后果以及危害程度。

四、原审判决的法律适用

法院需要审查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并判断是否必须判处死刑以及是否必须立即执行。

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法院需要审查是否存在法定或酌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六、其他应当审查的情况

法院还需要审查其他与案件相关的情况。

死刑复核的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由三名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成员不能包括曾参与办案的侦查、起诉、辩护及审判工作的人员。

合议庭一般采用书面审核的形式进行复核,但如果案情复杂或各级法院对事实认定存在分歧或案情可疑,法院还应亲自调查主要事实。

由于死刑案件涉及人的生命,合议庭成员必须认真审阅所有复核材料,包括审核案卷材料是否齐备、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真实充分、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定罪量刑是否适当、是否必须判处死刑、是否立即执行,以及审查被告人个人情况等。

死刑复核的方式

一、非开庭审理

对于第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如果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或者虽提出上诉或抗诉,但是针对的是法律适用或程序问题,法院可以采用非开庭审理的方式。然而,即使非开庭审理,法院仍必须包括审查书面卷宗材料、讯问被告人和听取公诉机关、辩护人意见等。

二、开庭审理

对于一审判处死刑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并且是针对事实认定的案件,法院应采用开庭审理的方式。开庭审理可以采取面对面的直接审理或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远程审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由三名以上单数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可以由审判委员会开庭审理。

合议庭在审查后进行评议并作出结论。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难以作出决定的,应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合议庭应执行审判委员会的决定。

此外,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必须提审被告人,这有助于查明案件情况,正确适用法律,纠正判决和裁定中的错误。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现金支票公示催告申请书范文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