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司员工私下给玩家发元宝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0
犯罪对象的界定
根据法律属性的分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本单位的财物和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这些财物既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如动产、不动产、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无形财产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存在争议。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物的观念之扩张”理论,无形财产应当被视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其中,无形财产指的是不具有自然形态,但能够为人们提供某种权利并带来利益的财产。因此,根据这一解释,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物也被视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知识产权的特殊情况
然而,人为知识产权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与有形财产和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物有所不同。这类无形财产不应被视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而应根据具体情况以侵犯知识产权罪来定罪和量刑。
混合型经济财产的界定
在界定混合型经济的财产性质时,应以控股和投资比例为标准。具体而言,国有、集体控股(控股51%以上为绝对控股,35%—51%为相对控股)或投资比例占多数的企业财产应被认定为公共财产;而不控股或投资比例占少数的企业财产则不应被认定为公共财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其有明显的公有性。”因此,在刑法中,对于控股和投资比例的界定应作为法律依据,以便于司法实务人员的把握。
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
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一原则以个人自由为价值取向,体现了刑法保障人权的精神。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根据刑法罪刑法定原则对被告人作出有利的解释。根据《刑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中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应被视为公共财产。因此,根据控股和投资比例来界定混合型经济中的私人财产,可以作为法律依据,也有利于司法实务人员的掌握。然而,对于这一问题,仍需要立法和司法机关加强调研,尽快明确立法或司法解释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