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法律知识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3

 
363271
政府机关是需要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在法律授权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商家有价格欺诈的行为的,消费者除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外,还可以向政府部门投诉。那么,价格欺诈归哪个部门管?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价格活动的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有权依法对价格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当标价签、价目表等所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时,即构成《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六条所规定的价格欺诈行为。对于标价签的错误标示,虽不构成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其错误标价的行为仍属于价格违法行为,应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

根据我国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有以下几种主要的维权途径。

1. 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与争议有关的问题。通过自愿、互谅的方式,双方进行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2. 消费者协会调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消费者协会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可以帮助双方达成争议解决的协议。

3. 行政部门申诉:

消费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寻求行政部门的介入和调解。

4. 仲裁:

消费者与经营者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解决争议。

5. 诉讼:

消费者还可以根据情况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院的裁决。

电商行业的法律责任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的规定,商家不仅仅指实体店面的经营者,网络电商也同样受到法律的限制。电商平台作为卖家,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身,规范整个电商行业的经营发展,而非规避法律风险。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
  2. 各级政府应支持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
  3. 消费维权的困难性原因
  4. 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应向谁索赔
  5. 自主选择权的法律意义
  6. 强迫交易是否属于经济犯罪
  7. 学校强制消费的处理途径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