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30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行调查取证,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当事人也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那么,法院调查取证的规则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自行调查取证,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有什么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一、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即诉讼实体内容。第二种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还包括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如果不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将无法推进民事诉讼程序。对于不属于上述情形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得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而只能依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查。换句话说,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力仅限于第十五条规定的范围之内。
二、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1. 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需要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2.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3.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收集的其他材料。根据第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包括被调查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证据的内容,以及需要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和要证明的事实。根据第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期限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如果人民法院不予准许申请,应当向当事人及其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复议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